紙媒介已經大量被數字化代替
現在我們可以在地鐵與公交內的人群,來想象是否紙媒介已經大量被數字化代替。
當看到國內的游戲雜志《家用電腦與游戲》也宣布停刊的時候。多少還是有點唏噓不已。其實紙媒體的落寞早已經開始,當智能手機和平板電腦流行之后,數字媒體的發展幾乎是日新月異的,快速的更迭也影響著人們的閱讀習慣。當然,更多的快餐文化也擠占了大家的碎片時間。我們已經幾乎喪失了靜靜地閱讀的習慣。(柯達CTP)
以前在地鐵站還經常能看到琳瑯滿目的賣報刊,但如今也少了許多。很多人對于紙質的內容已經開始免疫了嗎?購買的欲望減弱了許多許多。更多的人拿著手機就可以了解更多的資訊,尤其是微媒體和自媒體的出現,更多的人可以利用這種方式消磨時光,閱讀的欲望也就減弱了許多。
那么紙媒體是不是真的就這樣無可奈何花落去了?雖然我們不愿意看到這種境況,但這確實已經成為一種潮流,難以逆轉。或許在一定的細分市場,紙媒體還有非常強悍的發展機會。不過在更多的市場,數字化沖擊帶來的影響是難以回避的。
正如《家用電腦與游戲》的劉威在宣布停刊的微博中寫到:“在資訊海量化和碎片化的時代,雜志作為一種相對有限、封閉和滯后的信息產品,其缺陷顯而易見。但雜志同時還是一種相對完整、精致和特別的文化產品,在一段時間內必然有其存在價值;只是,每個人都不知道這段時間的長度。”
其實,近年來已經有太多的報刊選擇關門或者轉型。如《PC World》、《新聞周刊》等全球平面媒體都相繼停發紙質刊物,進而轉型電子閱讀領域。近日,筆者也看到有消息稱,福布斯媒體計劃4億美元出售,包括雜志及網站。在印刷廣告收入大幅下降的情況下,該公司目前已逐漸轉向數字化運營,而印刷廣告的滑坡已成為數字時代紙質媒體普遍遭遇的問題。這也是紙媒體不斷地衰敗的原因之一。(柯達CTP)
再想想前不久被亞馬遜創始人貝索斯收購的《華盛頓郵報》,《洛杉磯時報》和《芝加哥論壇報》申請破產保護;創刊80年的美國主流新聞雜志《新聞周刊》停止紙質版發行等等,這多是紙媒體衰敗的佐證。數字化媒體的沖擊對于紙媒體來說是非常重大的,可以說是幾乎滅絕性的。因為數字化媒體的資訊快捷性是無以比擬的,包括電視都無法和其相提并論。當然,除了滋生的大量的快餐文化之外,數字化媒體的積淀也是非常薄弱的,這恰恰是紙媒體的優勢。只是如何合理利用和引導這種優勢去很難。
或許日本僅僅是一個個例,對于更多的媒體圈來說,紙媒體收到數字化的沖擊是無法回避的。如果想要更好地發展,就轉變思路,加大紙媒體與數字化的銜接,通過更加多元化的發展思路吸引讀者,而不僅僅是原有的那種模式。
當然就像諾基亞終會被微軟收購,摩托羅拉也漸漸沒落,柯達會關閉所有的膠卷市場一樣,時代的發展必然是推陳出新的。數字化時代終淘汰紙媒介時代也可能是一種趨勢。雖然不舍,但難以逆轉。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