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前的美國三大雜志僅《時代周刊》重上紙質印刷
當年美國三大雜志本來全都不再作紙質印刷,《美國新聞與世界報道》于2010年停止了印刷版雜志,兩年以后,《新聞周刊》與美國《新聞周刊》停止了印刷版雜志,近日,《新聞周刊》重新恢復了印刷版,定價7.99美元。(柯達CTP)
在發行量下降和廣告費用迅速降低的時代,為何選擇在這個時候印刷紙質版?IBT傳媒集團的共同發起人和執行官艾蒂安·烏扎克表示,IBT傳媒集團目前90%的收入來自網絡廣告,公司希望收入的來源能夠多樣化,因此收購《新聞周刊》。“我們已經擁有網站和APP,《新聞周刊》回歸印刷版對我們的讀者來說是另外一個全新的平臺。”
同樣選擇這個平臺的還有另外幾家數字出版商。據報道,時政類網站“政客”、音樂評論網站“Pitchfork”和科技網站“潘多”這樣的數字出版商正在為其在線出版進軍印刷版雜志而努力。這與目前傳統媒體從印刷版轉向數字版呈現出鮮明對比。新媒體公司的觀點是的雜志擁有深度報道和全頁照片。但是,這些新媒體公司也不是緊盯《時代周刊》和《滾石》這類讀者群廣泛的雜志,其出版的紙質雜志發行量都較低,他們瞄準的是更小眾的讀者。《Pitchfork季刊》的冬季刊只印了1萬份,《政客》的發行量只有4萬份。此前發行量高達到330萬份的《新聞周刊》,回歸以后的目標發行量是7萬份。雜志定價并不便宜,《Pitchfork季刊》的價格是50美元一年,《新聞周刊》每期7.99美元,或每年150美元,遠高于大多數主流周刊每年訂閱費用低于20美元的價格。發行量小、售價高意味著出版商無需大量讀者便可達到收支平衡。(柯達CTP)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