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刷如何也加入到電子商務中去
近電子商務非常的火,印刷業作為一大行業,如何也加入到電子商務中去?
維斯塔印刷公司(Vistaprint)在資本層面是全美第六大印刷商,2012年10億美元毛利,收入較2011上漲了20%。2013年凈利潤率2.68%,市值18.6億美元。該公司面向小企業和個人,以SOHO(即自由職業者)市場為主要目標,占領小印量市場。通過每天龐大的訂單量既而形成規模和成本優勢,終形成低價優勢。其具有非常出色的名片設計能力,客戶可以在頁面上進行個性化設計,交付網站印刷。(柯達CTP)
那國內的情況如何呢?據可靠數據分析顯示,我國印刷行業電子商務發展并不順利。通印網、我要印、陽光印網等多個印刷平臺紛紛上線,都希望做成中國的維斯塔,但困難和問題重重。究其原因,就是中國與美國的商業環境差別太大了。這又分為兩個方面,一是網絡的社會基礎環境,在美國網絡已經非常普及,美國B2B在2005年已經超過6萬億美元,美國企業都非常熟悉和習慣通過互聯網進行商業溝通和交易。而中國的互聯網大的功能仍是娛樂和資訊,商業行為尤其是針對商業的內容遠沒有美國成熟,所以貿然進行印刷的電子商務化就面臨巨大的挑戰和問題。二是網絡環境的問題。大家知道目前中國互聯網是寡頭壟斷的時代。外行人想從互聯網中分一杯羹是要看他們的臉色的。當然,美國互聯網也有巨頭,谷歌、亞馬遜等,但他們的壟斷份額遠沒有中國巨頭那么高,亞馬遜作為全球大電商公司,只占美國市場的40%份額。
所以,印刷企業想從線上做印刷業務,首先要有流量,要有人從網上知道并訪問你的網站,這就需要巨頭給你分配流量,他們就刮一層油。其次,你要做得好了,他們就抄襲你。巨頭們掌握著用戶,知道每一個用戶的身份特征。后,更重要的是巨頭們通過互聯網思維把產品做到,把用戶們培養懶了,“慣壞”了。界面要好看,點擊要省事,瀏覽要方便,圖片要美觀等,互聯網公司都有龐大的團隊負責不斷地改進這些東西,這是我們印刷企業所不具備也很難企及的。當然,也可以說,互聯網公司不,印刷這么的行業他們不懂,但事實證明并不一定。例如,網易做了“網易印象派”在線個性化定制印刷,小米公司中一群互聯網人照樣能做手機,現在開始做電視了。互聯網公司還會通過資源整合,來快速彌補自身的不足。所以,性已經不能成為印刷人的安全屏障了,電子商務就是用互聯網的手段去顛覆傳統的商業模式和習慣。(柯達CTP)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