雕版印刷將退出歷史舞臺
雕版印刷是早在中國出現的印刷形式,有2000余年的歷史,凝聚了中國造紙術、制墨術、雕刻術、摹拓術等幾種傳統工藝,為后來的活字印刷術奠定了基礎,是世界現代印刷術的技術源頭。隨著其它工藝的飛速發展,它將退出歷史舞臺。2006年,雕版印刷被列入批國家級非物質文化遺產名錄。(柯達CTP)
雕版印刷首先要制作原稿,然后將原稿反轉過來攤在平整的大木板上,固定好后由工匠在木板上照著原稿雕刻,再在雕好的板上刷上墨,覆上紙加壓,以此形成原稿的復制品。
隨著印刷技術的不斷革新,雕版印刷逐漸淡出。為了保護雕版印刷術,1958年,江蘇省揚州市成立了廣陵古籍刻印社,承擔起了雕版印刷技藝傳承的重任。目前,廣陵古籍刻印社保存著國內的全套古籍雕版印刷工藝流程,從寫樣上板、雕刻到刷印、裝訂等共有20余道工序。廣陵古籍刻印社目前有60余名員工,制作的書籍主要為私人訂制的禮品、收藏品、已發行書籍的再加工,還有特殊裝幀需求的書籍的制作。工藝師們每人每天多能雕約50個字。廣陵古籍刻印社制作的雕版印刷線裝書還曾經作為國禮,贈給外國友人。(柯達CTP)
此文關鍵字:雕版印刷將退出歷史舞臺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