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能說是韓國“發明”金屬活字印刷
不能說是韓國“發明”金屬活字印刷。元人黃溍(1277-1357)所作《金華黃先生文集》里有一篇給智延和尚作的《北溪延公塔銘》,說到英宗(1320-1323)三年即1323年準備“鏤銅為版”(鏤銅即金屬活字)出版前朝仁宗賞賜給智延和尚的金玉佛像經卷。可惜英宗早逝未能實現,但說明刊印佛經的銅活字技術早在1320年以前就已存世,它比1377年朝鮮的《直指》(一本韓國以金屬活字印刷的書,即《直指心體要節》,此書后一頁有印書題款,內容是宣光七年(1377年7月)在淸州興德寺鑄字印施。)早57年。(柯達CTP)
活字印刷是一種思想的飛躍、理念的革新。發明者先要有這樣的理念,即把需要印刷的文字制作出一個個以字為單位的活字,用以按文排版印刷。然后把這種的理念付諸實踐,從活字制作,到揀字排版、刷印、拆版和還字,形成一整套完整、科學的工藝流程,從而達到印刷的和節約成本的目的。這是中國宋代在高度發展的雕版印刷的基礎上才可能出現的技術革命,是中國印刷史上在發明雕版印刷后的第貳階段的重大發明。
發展與發明是兩回事。拿木活字來說,西夏木活字印刷與畢昇泥活字印刷除材質之外,工藝技術上無多大區別。后來包括韓國在內使用銅、鉛、鐵與錫等金屬活字,在活字印刷理念和工藝上與畢昇的發明沒有本質的區別,主要是材質的不同。“發明”一詞不宜濫用。
如果說韓國的《直指心體要節》是目前所見早的金屬活字印本是可以的,但如果說成是“發明”,甚至說成是“人類文化史上高的發明,信息化的源泉,人類文化發達跨時代的創舉”則是不符合歷史事實、不科學的。(柯達CTP)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