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TP制版機技術的發展歷史
CTP技術出現于20世紀80年代。這個時期是直接制版技術研究的初期階段。所以在此期間,無論是技術方面還是制版質量方面,都不很成熟。到了九十年代,設備制造廠商與印刷廠家密切配合,加速了這項技術的研究開發步伐,并在此期間達到了成熟和工業化應用的程度。于是,在1995年Drupa印刷展覽會上,展出了42種CTP系統。
在1995-1997年之間,就有許多大型印刷公司采用了CTP系統,實現直接制版工藝,但是由于直接制版機在此期間仍十分昂貴,所以限制了這項技術在各中小型企業的使用和推廣。1997年-1998年期間,直接制版機的價位大幅度下降,并且直接制版版材開始成熟和發展,所以大量中小型印刷廠開始接受并使用CTP技術。針對印刷廠的情況,開發的機器幅面包括對開,8開,16開不等。據統計,美國到1997年,已有65%的大型印刷廠(員工在100個以上)使用了CTP技術。據美國印刷技術機構GATF的調查,從1995-2000年期間,全世界已安裝及預計安裝CTP系統的數目如下(含報紙印刷業使用的CTP系統,包括8開,對開,全開機總計):
1995年 | 1996年 | 1997年 | 1998年 | 1999年 | 2000年 |
311 | 721 | 1686 | 3100 | 6200 | 12150 |
從這組數據看來,CTP的應用普及速度以每年一倍以上的速度增長著。從1995年到1998年的3年期間,增長的速度竟高達10倍。
深圳市軒捷公司是柯達公司的合作伙伴,柯達的CTP直接制版機現在是全球熱銷的印前設備,柯達圖文影像集團(Kodak GCG)是計算機直接制版技術的帶領者。柯達CTP機有全勝Trendsetter)和超勝(Magnus)兩大系列。柯達全勝800CTP機是在國內市場賣得好的機型。近期柯達又重新設計了這款大受歡迎的直接制版機,幫助印刷企業提升利潤率。全勝昆騰直接制版機延續了柯達引以自豪的方形光點(SquareSpot)成像技術,不受印版乳劑層感光性、沖版機、激光能量變化因素的影響。這種穩定性,不僅能讓用戶降低印版返工,減少針對變化因素的調整時間,進一步降低成本,還能讓用戶實現高分辨率印刷,在競爭中。柯達全勝昆騰直接制版機若與柯達10微米視方佳(Staccato)加網技術和柯達CTP版材結合,將創造出照片級的印刷品,成為吸引客戶的秘密武器。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