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溫經典——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
深圳保利劇院,是座很漂亮的球形建筑。有回朋友送了兩張舞臺劇《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戲票。演出地在保利劇院。本來“青春偶像劇”我向來不感冒的,直接的反應就是琢磨著將票轉送給誰。可樂婆不干,理由超樸素:這么的場所咱還從來沒去過,就當是參觀劇院也該進去瞅瞅。
瞅瞅就瞅瞅。我們路遠到得反倒比較早,進門時我注意到門口和大廳里有許多香港人交談著等候入場,這些中老年人看上去文雅極了,有些還穿西服打著領帶。聽出來他們是香港人,咱畢竟來廣東這么些年了。香港的白話(粵語)很柔軟,用詞也考究些,還有經常句中夾帶英文字。譬如說吃過了叫“食噻”,喝過了叫“飲噻”,事情辦得很圓滿?那就是“搞掂噻”。有回一位香港小哥招手追上一輛中巴車,車門打開往里一看先“哇”了一聲,回頭對他老爸說:“Full噻”---滿了!
扯遠了,趕緊回來接著說看戲:這么多些香港朋友,專門跑來深圳看偶像劇?有些蹊蹺了,蹊蹺得我要趕緊拿張節目單我看看我再。。。難怪,原來這個劇,這個叫做《我和春天有個約會》的舞臺劇挺有名,香港金牌編劇杜國威22年前的作品,“曾感動過無數觀眾,先后改編成同名電影和電視劇集”!先停下來為我的孤陋寡聞不好意思一下,兩分鐘呵呵,然后就等著弄清楚究竟是懷舊還是精彩讓他們大老遠從香港趕來看這出國語版的演出?
《我和春天有個約會》講述在1960年代的香港,4位天涯歌女在動蕩歲月中的友誼,幾對情人輾轉20多年的堅守。一部戲,講一群紅男綠女,20多年的歲月流逝,那個時代的悲歡離合,命運起伏,令人唏噓,直嘆原來香港人民也不容易呀。。。
六十年代的內地我們的記憶大致是:三年自然災害,文革,珍寶島,“九大”,70年衛星上天,我的小學生涯也開始了。街坊里有印尼華僑的,生活中吃、穿似乎與我們差別不大,但他家有兩部自行車,款式還是花里胡哨的那種!據傳他家在香港的親戚更有錢,以那時的想像,應該有更多部單車吧?呵呵,可惜一時沒的驗證。
這個劇真的不錯。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