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國環保油墨推廣為何如此艱難?
油墨是印刷業大的污染源之一,也是印刷中消耗大的印刷材料。非環保油墨的危害性,印刷業其實早已經心知肚明,但是何以現在還是非環保油墨占據主流呢?究竟綠色環保油墨何時才能迎來春天呢?
我國的環保油墨的生產與使用較歐美、日本等發達國家和地區相比起步都較晚。
歐美國家自2000年開始就逐漸用水性油墨取代傳統的溶劑型油墨, 這是由于傳統的溶劑型油墨使用了大量苯系溶劑。日本也在2002年發布了相關環保油墨標準,并禁止含苯油墨在食品、藥品及婦嬰用品包裝上的應用。這些國家和地區對環保油墨不僅制定了嚴格的生產使用標準,還實行了非常嚴格的監督檢測。
而我國從2005年才開始生產環保油墨,相關標準從2007年才開始發布。 目前在我國使用廣泛的仍然是含苯的溶劑型油墨,無苯無酮的環保油墨仍處在難以推廣的尷尬局面。
業內人士認為,環保油墨在國內得不到普及,主要有以下3方面原因。
一是缺乏明確的相關法規標準支持。
目前我國的現行法規,沒有明文禁止生產和使用含苯的溶劑型油墨,也沒有應用無苯無酮油墨的識別標志。
二是目前市場上的“綠色環保油墨”性能還不完善。
我國油墨產業從30年前的22家發展到今天的4700多家,真正意義上的環保油墨有多少呢?有些環保油墨雖然更為安全環保,但其色彩卻不及含苯系油墨艷麗,因此很難為市場接納。
三是環保油墨增加了企業的成本致使其難以普及。
印刷業多年來盲目的投入、無序的競爭,使得當前印刷企業生產能力遠大于社會需求。楊偉民認為,這使大多數企業形成了重成本輕質量的錯誤觀念,而環保油墨的價格較貴,且印刷企業使用不習慣,這無形中增加了企業的生產成本,因此難以普及。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