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新今鼎公司用數碼印刷機發展藝術品復制
山西新今鼎文化產業發展有限公司創業伊始,老板郝勇就定下了打造山西乃至中國印刷行業標桿企業的目標。為了實現這個目標,他先后引進了海德堡印刷機、美國惠普數碼印刷機等設備;國產CTP系統印刷設備投入市場應用的臺,便落戶在山西今鼎。就這樣,山西今鼎憑借著的設備和技術,在省內印刷行業占得了先機。
然而,郝勇并不滿足于此。從業多年,他對中國傳統文化的興趣越來越濃,并從中受到啟發:中國傳統書畫有著的墨香,卻在現代仿制印刷作品中難以體現,能不能破解這個難題呢?帶著疑問,他走訪了中國印刷研究所和北京印刷學院的。經過探討,大家認為值得一試。郝勇決定與他們合作,共同攻克這個難關。為此,他陸續投入500萬元作為科研經費。為了便于研發,他還在北京成立了公司,建起了廠房,購買了數碼印刷機等設備。他說:“在北京建公司是一舉多得的事,既省去了研究人員在京晉兩地間的奔波之勞,又便于及時吸納京城的技術和人才,還拓寬了今鼎的發展空間。”功夫不負有心人,2009年,綠色仿古水墨研發成功,柔軟、潔白的宣紙上又飄出久違的墨香。而且,采用這項技術的印刷品,可以長久保存。這項技術,已通過了國家鑒定,并成為山西新今鼎的專利。工作之余,郝勇常常捧起運用這項技術復制的《絳帖》,嗅著墨香,陶醉其中。
接著,郝勇又把目光投向了藝術品復制技術。多年來,崇仰中華傳統文化的郝勇,參觀、探訪了大量古跡。他說:“我看到一些地方的文物,甚至是的國寶級文物,因為得不到妥善保護,瀕臨危境,讓人痛惜揪心啊。如果不想辦法讓它們流傳下去,我們會愧對先人,愧對后人的!”北京有家企業擁有藝術品高仿技術,郝勇與之接洽,協商后,選派員工前去學習,掌握了這門技術,并將其與自己的綠色仿古水墨技術結合起來,運用到藝術品的高仿復制中。郝勇不忘自己是山西人,首先想到的是山西的歷史文化遺存,他常說這樣一句話:“讓山西的文化插上科技的翅膀,走向全國,飛向世界。”2010年,山西今鼎高仿復制的《傅山像》在上海世博會上一亮相就得到了國內外各界人士的好評;2011年,他們開發、復制、印刷的新絳縣《絳帖》、寧武縣明朝萬歷年間的《藏經》、太原的唐碑《晉祠之銘并序》、芮城縣的永樂宮壁畫等作品在中博會上展出,廣受贊譽。同年,郝勇帶領團隊參加了德國法蘭克福世界圖書博覽會,一展山西文化的風采。
印刷耗材網

關于“山西新今鼎公司用數碼印刷機發展藝術品復制 ”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