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內還有人在用活字印刷作家譜
活字印刷術是中國的四大發明之一,有著近千年歷史的活字印刷術,到今天已被激光照排、電腦分色、制版所代替。讓很多人想不到的是,在撫州市臨川區羅湖鎮鐵堡江家村,仍然有幾家村民沿襲古老的木活字印刷方法,印制鄉村家譜。從木活字制作、揀字排版、印刷、拆版還字一直到裝訂成冊,一整套嫻熟的活字印刷工藝,全都手工操作,村民們尊稱他們為“譜師”。(柯達CTP)
近有人在一棟二層樓房里采訪了江家村“譜師”江志興。“上個世紀八九十年代‘譜師’吃香,那時我們全村幾乎有近一半人在外從事這個行當!”說話時,江志興在他二樓簡陋的“工作室”里忙碌著,妻子則手拿一個長長的帶槽的木條,從面前一字排開的木盒子里熟練地挑字,放入手中的木槽里。江志興告訴我們,活字印刷過程共包括七項:揀字、排版、上墨、印刷、校對、裝訂和拆版還字。關鍵是揀字和排版。因木字是反字,一般人很難分辨,所以,沒有文化的人干不了這活。木字一般是按字典里的筆畫順序排列,放在一個個字盒里,平放在木架子上,揀字就是從中細心揀出印刷家譜所需要的字粒,放進一個木槽里。在“譜師”江志興的家里,擺放著上百個字盒。這些字盒里的字,大部分是江志興自己用梨木刻成的,有一些是祖輩留下來的,至今有300多年的歷史。在木活字架旁,還存放著龍紋木雕版和一些古代人物的木刻畫像,栩栩如生。江志興說,這是用來印刷家譜人物和裝飾花邊的,也是他刻的。
木活字印刷是江志興祖傳的手藝,從明代末年開始,一代一代傳下來,傳到江志興已是第7代。上個世紀80年代中期,江志興跟著師父學習木活字印刷技術,成了一名“譜師”。
江志興的印譜業務一般在撫州及周邊地區展開。哪個村需要印譜,江志興就會帶上整套的印刷工具,吃、住、干活都在該村的祠堂,直到一整套家譜印刷完成。忙不過來的時候,江志興會帶上老伴一起幫忙,或從村里請來一些有文化的后生。一個大村的家譜印制費用大約在10余萬元,耗時2個月左右。由于從事這項工作不能帶來很多財富,江志興的兒女們都選擇外出打工,沒有一個繼承他的事業。(柯達CTP)
現在大多數人都采用激光照排、電腦制版印家譜了,原來2個月的工作,用新技術幾天就差不多能作完了。這個技術看來也難逃失傳的命運。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