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年前研制出CTP制版機的前身激光照排系統
隨著科技的進步,數字化的節奏越來越快,而對于媒介來說,是否“數字化”不僅意味著它能否趕得上潮流,還意味著它能否在信息時代占領有利地形在下一輪競爭中取勝,甚至關系著它的生存大事。所以我國從70年代就開始進行的CTP制版機的前身激光照排系統的研究,為報紙打開了通向數字化王國的大門。
精密照排不僅是漢字信息技術應用的一個重要方面,也是世界印刷出版業正在主要攻克的難關。從十一世紀我國的畢升發明活字印刷術到十五世紀德國人古登堡發明鉛活字一直到本世紀四五十年代開始進行的被稱為“冷排”的照排技術的研究,印刷技術在不斷發展,但仍然不能適應現代社會的節奏。所以從七十年代開始,人們開始研究將兩大技術即計算機與激光結合起來,用于印刷出版,這也就是精密照排技術。
1976年,英國蒙納公司(MONOTYPE)推出了處理英文的激光照排機,使“冷排”技術進入到第四個階段--激光照排階段。它的眼光很快又盯住了具有無限潛力的中文市場。1979年,該公司與香港中文大學樂秀章教授合作進行的“中文系統”研究取得進展,研制出了套中文激光照排系統。
此文關鍵字:40年前研制出CTP制版機的前身激光照排系統

關于“”的相關資訊
我要評論: | |
---|---|
內 容: | |
驗證碼: | (內容最多500個漢字,1000個字符) 看不清?! |
請注意: |
|
1.尊重網上道德,遵守中華人民共和國的各項有關法律法規,不發表攻擊性言論。 2.承擔一切因您的行為而直接或間接導致的民事或刑事法律責任。 3.新聞留言板管理人員有權保留或刪除其管轄留言中的任意內容。 |
共有-條評論【我要評論】